Description

商品基本信息,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| |
商品名称: | 教给孩子的古文课 周振甫 |
作者: | 周振甫 著作 |
ISBN号: | 9787508665191 |
出版社: | 中信出版社 |
商品类型: | 图书 |
其他参考信息(以实物为准) | ||
装帧:简装 | 开本: | 语种:中文 |
出版时间:2016年10月01日 | 版次:1 | 页数:288 |
印刷时间: | 印次:1 | 字数:138千字 |
作者简介 | |
周振甫(1911—2000),有名学者,中华书局古文专家,浸淫中国古代诗词文赋五十载,为钱锺书《谈艺录》的责任编辑,曾参与《诗经》《周易》《乐府诗集》《明史》等古典名著的审校译注工作。 |
内容简介 | |
《教给孩子的古文课》是由我国有名古文专家周振甫,专门针对学龄少年儿童学习文言文撰写的心血之作。 周振甫先生是中华书局的资深编辑,一生从事文言文编校、译介工作六十余年,曾撰写过多部剖析中国古代诗文的经典著作,同时也是钱锺书先生《谈艺录》的初版责任编辑。 在书中,先生着力于基础,在短短10章的篇幅内,旁征博引地为孩子们介绍了大量读懂、弄透文言文的好方法,为青少年朋友勾勒出完整的文言学习地图,帮助孩子绕开古文学习误区: 章“怎么学习古代文学” 从字词篇章,到人物形象与思想,提纲挈领地总括了文言学习要注意的特别重点。 第2章 “立体的懂” 揭开古人启蒙之谜,文言不止字句,帮孩子拼起每一立面,实现对古文的全面理解。 第3章至0章 ,从如何读书、有名古文大家的师承流派特点到文章的每一细节架构,有分段、有侧重地为孩子讲透古文精髓。 通过以上10个章节的讲述,本书将为孩子呈现一条清晰的古文学习之路,帮助孩子从小打牢根基,切中肯綮解读文章,触摸先贤智慧,淘洗性情,收获独立看懂文言文、准确解读前人思想的能力。 |
媒体评论 | |
“他(周振甫)把影响我国几千年的两部经典著作,《诗经》和《周易》做了译注;他把我国古代很有名的一本文论专著《文心雕龙》做了注释和今译,还主编了《文心雕龙辞典》。在研究文心雕龙的基础上,又深入探索古代文论史,写下《中国修辞学史》、《中国文章学史》以及《文论散记》、《文哲散记》、《文论漫笔》等著作。并用“例话”的形式,把深奥枯燥的理论,用生动活泼的例子,作深入浅出的诠释,写下《诗词例话》、《文章例话》、《小说例话》、《风格例话》,构建了中国古典诗文独特的评析系统。其中《诗词例话》自1962年出版后,风行海内外,累计印量达70多万册。——Simpoetry
周振甫先生的文言文阅读观,博大精深,……可以说它是解决文言文阅读的行之有效的良方。——《七彩语文》” |
目录 | |
1.怎样学习古代文学 2.立体的懂 3.“因声求气”说的先行者 4.因声求气 5.古代的艺术性 6.六观 7.比较 8.一家风格 9.融会贯通 10.流派 |
主编推荐 | |
★【真·古人学习法】:古代孩子就是这么学文章的。立足基础,一语道破文言学习之谜,全面系统讲解当今被遗忘的古代启蒙读书法; ★【真·大师】:作者为有名学者,中华书局古文专家的周振甫先生,他浸淫中国古代诗词文赋五十载,为钱锺书《谈艺录》的责任编辑,曾参与《诗经》《周易》《乐府诗集》《明史》等古典名著的审校译注工作。 ★【真·悦读】:区别于枯燥乏味的教辅,用例丰富,文笔清俊,自带古韵,有很强的可读性; ★【真·实用】:中学生古文学习很好陪伴读物,从字词篇章到背景文化,介绍了大量帮助孩子读懂弄透文言文的实用技巧。 ★【真·体悟】:古典文赋是中华瑰丽的精神宝藏,凝结了古代伟大文人的智慧、品格与胸襟。先生精剖细解,带孩子体悟司马迁、韩愈、苏轼等文学大家的不凡心气,淘洗性情,培养爱思考的好习惯。 |
精彩内容 | |
“立体的懂(节选) 怎样学习古文 ? 我们翻开《唐才子传》,在《王勃》传里,说 :“六岁善辞章。”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。当时的诗,就是古诗、律诗、绝诗,当时的文,即古文、骈文。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 ? 再看《骆宾王》传,称“ 七岁能赋诗 ”;《李百药》传,称“ 七岁能文 ”;《刘慎虚》传,“八岁属文上书”。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。换言之,在唐朝,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、骈文、旧体诗,还会写古文、骈文和旧体诗。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 ? 不是的。我们再看近代人,如康有为,“七岁能属文”。梁启超“六岁毕业《五经》,八岁学为文,九岁能日缀千言”。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。那么,不论是唐代人或近代人,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,不仅会读,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。为什么现在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呢 ? 这当跟读法有关。 怎样学习古代文学(节选) 联系上下文 《孔雀东南飞》里,仲卿劝阿母不要赶走兰芝,诗里接下去说 :“阿母谓府吏 :‘何乃太区区 !……’”兰芝被阿婆赶走时,仲卿亲自送她,对她表示“誓天不相负”,诗里接下去写 :“新妇谓府吏 :‘感君区区怀 !……’”这前后两个“区区”联系上下文来看,很明显可以看出不能作同一解释。阿母说的“何乃太区区”,叱责仲卿太死心眼儿,“区区”有老实愚蠢的意思。兰芝说的“感君区区怀”,指感激你的恳挚的情意,“区区”有恳挚的意思。这样联系上下文来解释,可以体会同一个词的丰富意义。 注意情节和细节 作品里除了有连贯性的主要情节以外,还有细节也很重要,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品中的环境,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。我们试再拿《信陵君列传》中的一小段来看。 一家风格(节选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