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scription
商品基本信息,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| |
商品名称: |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.新版 |
作者: | 桐华 著 |
ISBN号: | 9787540458966 |
出版社: | 湖南文艺出版社 |
商品类型: | 图书 |
其他参考信息(以实物为准) | ||
装帧:盒函装 | 开本: | 语种: |
出版时间:2013年02月01日 | 版次:1 | 页数:0 |
印刷时间: | 印次:1 | 字数:450.00千字 |
作者简介 | |
“桐华: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是从小惯看的景色。向往着“小桥流水人家”,工作后索性跑到南方,领略一番芭蕉夜雨,薄暮昏冥。 已出版作品:《步步惊心》《大漠谣》《云中歌》《很美的时光》《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》《曾许诺》《曾许诺.殇》。 ” |
内容简介 | |
“桐华经典青春小说、全文修正;全二册完美收藏。 总有些时光,要在过去后,才发现它已深深刻在记忆中。20世纪的很后十年,一代人很专享的成长记忆,小虎队、上海滩、四大天王,每当提到这些我们都无限感慨,还有那些尘封在日记里的面孔与心事…… 拿起这本书,那些属于年少的记忆瞬间扑面而来,彼时的少年已经长大,属于青春的飞扬和放肆也逐渐离我们而去,胸腔里是一颗已经斑驳的心。 心中,却流淌着跨越了时光的温暖,永不消逝。 ” |
目录 | |
上册: 前言 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 章 最初那些年 每个少年的眼睛,黑白分明,犹如一块幕布。 勇敢、冲动、懦弱、好奇、渴望、困惑、伤心、失望、思索 所有属于青春的绚丽色彩都在那黑白分明的幕布中上演。 第2章 懵懂的感情 时间之内,你、我也许早已容颜沧桑。各自于天之涯、海之角。 时间之外,你、我依旧眉目晶莹,并肩坐于那落满桃花瓣的教室台阶上。 第3章 平淡不平淡 年少的心,稚嫩柔软。所以,伤害与温暖,都会被深深铭记。最后,所铭记的,和时光交融,成为我们的性格。 第4章 似曾风雨路 世间最固执的伤口是不流血的伤口,没有良药,也无从治愈,即使平复,也如水上月影,看似完整平静,可每当风吹过,就会皱起细细裂痕,暗暗疼痛。 第5章 时光如刀剑 当有一日,我们经历了被伤害,懂得了疼痛和畏惧,才会明白仁慈和退让。 可这时,属于青春的飞扬和放肆也正逐渐离我们而去。 我们长大了,胸腔里是一颗已经斑驳的心。 第6章 与文艺有关 羡慕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,向前走一步,可以变为钦佩,将其视作榜样;向后退一步可以变为嫉恨,将其视作敌人,可是,没有人是完全的天使,也没有人是完全的魔鬼。 第7章 青春的代价 人生多歧路,一念之差,也许踏上的就会是一条坎坷的歧路。当然,歧路也是路,也有人走出了不一样的辽阔天空,但是,如果时光能倒流,他们沧桑的容颜、疲倦的微笑会宁愿选择没有那一步之失。 第8章 离别在眼前 总有些时光,要在过去后,才会发现它已深深刻在记忆中。 那些人,已在时光的河流中乘舟远去,消失了踪迹。心中,却流淌着跨越了时光河的温暖,永不消逝。 尾声 未完成时时光 下册: |
精彩内容 | |
我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,不富也不穷,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也不低。在我五岁之前的记忆中,关于他们的画面很少,因为在小我一岁零五个月的妹妹罗瑗瑗出生后,父母将我送到了外公身边。 在外公那里,我很幸福很快乐,集万千宠爱于一身,是一个典型的泡在“蜜罐子”里的孩子。 外公是当地很好的土木工程师,画圆圈可以不用圆规,写得一手很好漂亮的蝇头小楷,晚年时喜读金庸,至今家里仍有他手抄的《倚天屠龙记》、装订成册,如一本本精美的古书。 外公出身富足,家里是大橘园主。因为他的出身,在那个年代,他没少经历风浪,可不管什么磨难,他都淡然处之,专享让他不能淡然的就是他和外婆的离婚。离婚后,外婆带着母亲远走他乡,嫁给了另一个男子,这个男子对我的母亲很刻薄,母亲的童年和少年堪称不幸。等母亲再见外公时。已经是二十多年后,初见时,母亲怎么都叫不出“爸爸”二字,早已不因物喜、不以己悲的外公老泪纵横。 提出离婚的是外婆,错不在外公,可外公对我的母亲依旧很愧疚,再加上我是他身边专享的孙子辈,他对我的溺爱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。根据我二姨回忆,我小时候又臭美又嚣张又贪小便宜,她给我买了一双小皮鞋,早上服侍我穿鞋,我坚决不肯穿,嫌弃皮鞋不够亮,无论她如何劝都没有用。她只能早饭都不吃地帮我擦皮鞋,她抱怨了两句,我立即去找外公告状,坚决要求打她屁股,外公真的就拿报纸拍了二姨妈两下。还有,家里无论任何人照相,都不能漏掉我,如果不把我纳入相机,那谁都别想照,连二姨同事照合影,我都要掺和一脚。所以,虽然那个年代照相还是一件挺严肃认真、挺稀罕的事情,可我五岁前的相片多得看都看不过来,常常是一堆大人中间夹着个小不点。人家哭笑不得,我却得意扬扬。 那些人神共愤的记忆都来自于二姨讲述,我是一点都不记得。在我的记忆中,我只记得外公带我去钓鱼,我不喜欢他抱,要自己走,他就跟在我身旁,短短的路,我一会儿要采花,一会儿要捉蚂蚱,走一两个小时都很正常,外公就一直陪着我;外公给我买酒心巧克力,只因为我爱吃,他不介意人家说小孩不该吃醉;我把墨汁涂到他收藏的古书上,二姨妈看得都心疼,他只哈哈一笑;清晨时分,他教我诵“春眠不觉晓”;傍晚时分,他抱着我,坐进摇椅里,对着晚霞摇啊摇。 在外公的宠溺下,我嚣张恣意地快乐着。 五岁的时候,因为要上小学了,父母将我接回自己身边。记得母亲出现在我面前时,我不肯叫她“妈妈”,我只是一边吮着棒棒糖,一边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这个远道而来、神情哀伤的女子。在我的大哭大叫、连踢带踹中,母亲将我强行带上火车,返回了我的“家”。 从此,我的幸福终结,苦难开始。 在外公身边,我是小公主,我拥有一切很好的东西,很丰厚的爱,整个世界都在围绕着我转,可是,在父母身边,另一个小姑娘,我的妹妹才是小公主。 父母本来上班就很忙,而他们仅有的闲余时间都给了我的妹妹。妹妹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,她能言善道,会撒娇,会哄父母开心,而我是一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“爸爸”“妈妈”都不肯叫的人。 两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,又都是唯我独尊地被养大,在一起时免不了抢玩具、抢零食。我一再被父母嘱咐和警告:“你是姐姐,你要让着妹妹。” 在父母的“姐妹和睦、姐姐让妹妹”的教育下,很好的玩具要给妹妹,很好的食物要给妹妹,很漂亮的裙子要给妹妹。总而言之,只要她想要的、她看上的,我就要一声不吭地放弃。 在无数次的“姐姐让妹妹”之后,我开始学乖,常常是一个人躲在一边玩,不管任何东西,我都会自觉地等妹妹先挑,她不要的归我,甚至已经归我的,只要她想要,我也要随时给她。吃饭了,上饭桌,一句话不说,快速地吃饭,然后离开,他们的欢笑交谈和我没有关系。 我从叽叽喳喳,开始变得沉默寡言。我常常思念外公,那个时候,每次痛苦孤单时,我就会想着等我长大了,可以自己坐火车时,我就回到外公身边,唯有那样,我才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有点盼头。 记忆中很深的一幅画面就是黄昏时分,母亲在厨房忙碌,我躲在书柜的角落里翻《儿童画报》,父亲下班归来,打开了门,靠前声就是“瑗瑗”,妹妹高叫着“爸爸”,欢快地扑上去,父亲将她抱住,高高抛起,又接住,两个人在客厅里决乐地大笑着。P10-12 |